中国进入国企国资改革的深化和攻关阶段
当前,中国正进入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特定发展阶段,面临深入推进打造创新强国、质量强国、制造强国为导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发展任务,这其中,全力推进国企国资管理和经营体制的深化改革,集中加快改革任务中所面临的核心机制体制性障碍的攻关破局,成为最为基础、最为关键、同时也是最为引人瞩目的改革任务。 一方面,国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障,关于国企国资诸多方面的机制体制改革,必然是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灵魂和核心所在,其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整个经济机制体制改革的成败;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能否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三大变革任务,以及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的发展任务中,起到中流砥柱的基础性地位以及攻坚克难的引领作用,直接决定了中国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总体发展战略能否顺利推进与否。 为此,十九大报告专门制定了中国国企国资管理和经营机制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与总体战略布局,核心是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01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明了今后的改革重点突破口与具体工作任务部署,就是要全面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完善国企国资改革方案,围绕管资本为主加快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 在过去的2017年,国企国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制方面取得显著的进展和成效。在到来的2018年,中国必将进入国企国资管理和经营体制系统性改革的承前启后的持续深化阶段,进入了突破国企国资既有机制体制性障碍的改革制度创造和设计的特定攻坚克难阶段。 首先,指导思想的根本性转变,为2018年中国国企国资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和攻坚克难提供了根本性的制度保障。针对国有经济体系,将做强做优做大的着力点,从掌控实物形态的国有企业转向为经营价值形态的国有资本,从偏重于直接干预企业具体的人事管理权转向侧重于监管企业的...
2018
-
01
-
24